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 
 
 
   
  您当前位置:人教小语资源网 >> 教案中心 >> 四年级 >> 浏览文章 
搜索:
自主探究 读中感悟——《蟋蟀的住宅》教学设计及评析

自主探究 读中感悟——《蟋蟀的住宅》教学设计及评析

作者:佚名 来源:不详 点击数: 添加日期:2009年02月13日  字体:

  

自主探究 读中感悟——《蟋蟀的住宅》教学设计及评析
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
      《蟋蟀的住宅》(人教版六年制第九册第15课)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科普作品。文章用拟人的手法,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有关蟋蟀建巢等知识,对蟋蟀的吃苦耐劳和不肯随遇而安,作者是十分赞许的。
      说明文的教学,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书中谈及的知识,更应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,借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。根据课文的特点,结合单元训练要求(抓住事物的特点写),我运用“自主发展~点拨启导”的教学模式,让学生自主探究,读中感悟,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:

      (“自主发展,点拨启导”的教学模式,请参看《中国小学语言语教学论坛》2000年第一期创刊号)
      一、    初读课文,整体感知
            1、破题开篇,激趣导入。让学生自由谈对蟋蟀的了解,教师提示“蟋蟀”和“宅”的写法。
      2、结合课件,简介知识。出示课件(或挂图),介绍蟋蟀善叫、好斗和高超的建造住宅的本领,为教学铺路;理解“住宅”(本课指“巢穴”),了解拟人的写法。
      (介绍必要的知识背景,为学生在后面的自读、自悟、表达、质疑进行有意义的铺垫,类似于成人阅读学习的资料准备。)
            3、自读自悟,初步感知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学生自由读书两遍以上,边读边在自己感兴趣、有心得、有疑问的地方作记号。
           读后自由表达,如:①我读懂了……知道了……
      ②我不懂的地方是……我不明白……
           在学生自由表达的同时,教师随机引导学生谈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感知,并初步认识段落结构: 住宅→住宅特点→建造住宅
      (这是初读之后的首次自悟表达。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权,允许学生自由表达,也是表达与质疑能力的培养训练。教师借此引导学生把握课文整体内容和结构,并在了解学生把握课文程度的基础上,有的放矢进行下一步教学。
          学生自由表达,教师不失时机地发挥主导作用,引导学生的思路,表现了较好的主体与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。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二、自主探究,精读感悟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,引导学生划分段落,再逐段由学生自读、探究、讨论,老师给予启导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、学习第一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①学生轻声自读
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②读后表达与质疑。(引导学生把思考集中于“出名”“不光……还……”)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③出示课件比较读,认识句式,理解它所强调的内容: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,还由于它的住宅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住宅,还由于它的唱歌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④齐读,突出“住宅有名”。
      (借助课件感性地认识递进复句的“推进”“加深”的作用,然后再通过朗读训练语感,这是一种巧妙的语言训练。)
       2、学习第二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①学生默读,做记号,写旁注,自悟蟋蟀住宅的特点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②展示学习成果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学生认真理解自己找到并读懂了的写蟋蟀住宅的句子,并找出句子中表明“特点”的关键词语,板书在黑板的右边(重复的不写)  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③学生深入思考黑板上写的词语,给它们理清层次条理。
           老师启发:如同少先队组织中,大队长下面有中队长,中队长管小队长……看看该怎样给他们列队、归类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④四人小组讨论,并动笔尝试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⑤ 学生到黑板左边板书,师生共同完成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选址    排水优良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阳光温和
         住宅特点   挖掘 ——劳动成果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隧道——向阳  隐蔽  倾斜  干燥  弯曲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结构     门口—— 草丛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平台——平坦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屋 内——光滑   简朴  干燥   卫生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⑥引导重点探究的问题:(由学生质疑或谈见解时牵出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读了这一大段课文,你能针对蟋蟀的住宅提出一个什么样的具有总括性的问题?让学生提出问题,并引导到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为什么人们对蟋蟀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方法:a、读书思考,从书中找出答案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b、讨论争议,互相完善答案。
      ⑦感情朗读:学生读自己最感兴趣的句段,并说原因;其他学生欣赏,即时评价。
      (这一段是课文的中心段落,教师仍然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,让学生自己去读悟、分析、选择、整理,达到一定程度的理性认识;然后,再去有感情地朗读,去体会,去玩味。具体做法是:
      1、在学生自主读悟的基础上,组织具有认识递进性的学生自主板书,由分析到综合地认识事物的特点。这一过程实际上也是读懂课文,把握文章关键内容(由段到句、由句到词)的语言训练。发动学生板书,从多方面调动了他们的学习自主精神,增加了课堂上学生的活动量和活动形式。
      2、进一步的综合概括性认识——由各个部分归纳到整体,由具体事物归结到这一事物所具有的“精神”意义。方法仍然是学生自主质疑,自主释疑。
      3、在事物和“精神”双重认识的基础上的感情朗读,又把理性认识进行了感性的体味,同时,引导学生学习评价。
      整个段落的学习,把强化双基、掌握知识、理解语言、训练思维和表达、质疑能力的培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。)
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三、学习第三段
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①迁移学法,自学第三段,并做读书笔记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师提示:可以是表格式、提纲式、总分式等
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②展示学生的读书笔记(投影),由学生自己上台给全班同学介绍学习的收获,其他学生评价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参考内容提纲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挖掘:前足扒   钳子搬   后腿推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整修:长时间   加深加阔)
            ③出示课件,演示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学生从书中找出蟋蟀修筑巢穴的句子朗读,为动画课件“配话外音”。
      ④朗读重点句: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,看得有些不耐烦了。”感悟蟋蟀筑巢的吃苦耐劳。
      (第三段的学习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自主精神,在个体自主学习的基础上,进行小组和全班范围的互动。学生自编课文内容提纲(或其他形式),是具有一定难度的综合概括,引入互动,合情合理。有朗读课文语句,为动画课件配“画外音”,形式新颖,运用多媒体简洁、合理,有不可替代的效果。)
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三、回归整体,巩固提高
      学生速读全文,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梳理、系统化。
      自由表达:谈学习本文的收获。可从以下方面展开:
      ①  文章主要内容及学习蟋蟀的“精神”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训练用“因为……所以……”和“不但……而且……”的句式概述课文内容,培养概括能力和说话能力。
      ②  表现手法:拟人、比较、列数字等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学习作者认真观察、抓住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建筑住宅的过程,有重点地进行叙述的方法。
      ③         其他,如读书的方法等。
      (这里的自由表达是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再认识。这种再认
      识并非简单重复,而是具有新信息的巩固提高,同时,揉合了句式、修辞、表现手法和读书方法的训练,是整个课程不断攀登之后的至高点,并且是学生自主迈出的这所有攀登中的每一步。)
      总评:
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 阅读本篇教学设计,给人最强烈的印象,首先是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尊重和发挥。从理论上讲,每个学生都有积极学习的欲望,但在实践中,这种求知学习的欲望往往不是学生自发产生的,而是教师有效激励的结果,即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。激励,有多种途径,多种形式,多种手段,但最根本的,是教师把激励的机制,有效地体现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,通过合理的、巧妙的教学步骤和方法,使学生“不由自主”而又兴致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。谢老师的教学设计,依据“自主发展~点拨启导”的教学方式,为学生设置了自读、自悟、质疑、表达、讨论、评价等学习活动的情景,使学生欣欣然、跃跃然投入其中,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 其次,对“自主”二字的认识和实践,谢老师也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。“自主”,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一般认识: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;而是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的教学民主。谢老师启发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,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,确定表达质疑的角度和方式。“选择”而“确定”,不但需要具备更强的学习能力,而且表现了更大程度的自主性。课堂教学只有让学生更多更好地主宰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过程,而又能及时评价修正,才能使自主发展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。这要依靠学生主体精神的充分发挥,也依靠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激励的更加科学合理。


本页地址:http://linshi.123ttt.com/html/sinianji_489_20483.html

分享按钮

 

Copyright©2008PepXiaoYu.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11015604号-4
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联系邮箱:pepxiaoyu@163.com